6月21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向该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有关情况。极目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5月,武汉民营经营主体达到216.3万户。近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基本态势,成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重要支撑。
武汉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展现出较强的生机活力和发展韧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全市民营经营主体达到216.3万户,同比增长15.8%,其中民营企业数量92.6万户,同比增长15.7%。
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企业占比74%;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比81%;创新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比90%。
民营企业基数越来越大,民营经济继续扛起稳就业、保民生的大梁。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扶贫帮困、社会救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
为进一步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武汉市着力为民营企业降本减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明显。武汉实施110项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推出134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完成28个行业领域“一业一证”改革,连续两年居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前十。
武汉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武汉挂牌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升级提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为进一步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武汉着力强化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9.18%。同时,升级发布武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汉融通”,截至一季度末,“汉融通”平台累计撮合融资12.9万笔。此外,全市开展小微首贷扩展行动,建成94个线下首贷服务站点。
目前,武汉正积极推动优质中小企业入选上市后备企业库,已服务并辅导武汉开特、逸飞激光、友芝友、达梦数据等民营企业成功上市,民营企业成为10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主体。
为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武汉发布创新创业政策、载体、产业、活动“四张清单”。聚焦高层次人才,组织创客培育“育苗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客培育系列行动;聚焦重点产业,实施数字经济赋智、绿色发展储能、先进制造筑基系列行动。
在“升规进限”方面,武汉紧盯工业、服务业等领域,跟踪摸排建立培育库,加强“小进规”“小进限”分区调研服务。同时,瞄准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政策服务资源,推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今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比增长45.9%,推荐21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当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武汉也正以科技创新之笔绘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卷。
武汉已获批并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批试点城市,推动建立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遴选了126家优质服务商,发布了177项“小快轻准”数字化转型产品。目前,已有近5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试点改造。为进一步强化科技赋智,武汉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条,推动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目前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20个,备案中试平台156个。同时,积极推动校企人才对接,在全市高校院所累计选派377名“科技副总”,走进中小民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开展民企“校企直通车”对接活动多场,精准匹配对接100余项技术需求。
当前,武汉正加速布局“三创一镇”(创新街区、园区、楼宇,特色小镇),洪山区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产业、东西湖网络安全产业、江夏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入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以务实举措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武汉设立市级层面设立“民营企业家接待日”,集中受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目前已开展活动22场。
武汉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武汉市《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发挥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市工商联设立每周五为“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接待日当天集中受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提供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以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部分问题将通过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进行转办,同时还将进行亲清政商恳谈会的督办,以便及时回应关切和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希望以此能够助力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开展“法治体检进千企”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律师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为15000名企业家和高管开展培训,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出防范建议。持续开展“万企育才”“金领计划”等企业培训课程,今年以来,已支持3500家次中小民营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j9九游会官网